“野鸡大学”盯低分考生 骗心急家长
北京日报| 2015-05-22 12:08:10

各有所需

新华社发

新华社发

教育部21日正式发布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名单显示,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

据了解,此类名单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但由于违法成本低,利益空间大,一些“野鸡大学”屡禁不止。近日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份“野鸡大学”名单,涉及了210所不具有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教育部名单的发布,广大考生和公众可以登录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查询目前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不在名单之列的各类办学机构均不具备招生资格。

随着高考临近,一份囊括全国210所“高校”的“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引发考生和家长广泛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这些“野鸡大学”大多打着“中国”“北京”字号,通过注册多个网站骗取生源,以出售假文凭等方式获利。尽管曝光之后有关部门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但仍有部分躲过风头“重出江湖”。“野鸡大学”何以屡禁不止?

名称上与正规大学高度相似

“北京科技师范学院创建于1980年,建校30多年来,学院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学校建设的巨大成就……现有教育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专兼职教师1026人……”这是名为“北京科技师范学院”校园官网上的大学简介。

在其校园网上,“学院概况”“教育教学”“招生信息”“学生天地”等内容图文并茂,一应俱全。然而,当记者按其网上校址“北京大兴区黄村镇北程庄东路2号院”到当地寻访时,却并不见网上所说的美丽校园。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学校。”记者拨打其学院电话,却总为忙音或暂停服务。

记者仔细比对发现,另外两所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学院”“北京财贸科技学院”官网上的校址和大学简介竟然和这所“北京科技师范学院”完全相同。而这3所“大学”的简介全部抄自一所正规的民办普通高职院校——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2013年到2014年,民间高考资讯服务平台“上大学网”连续3次公布了虚假大学警示榜,共涉及210所“大学”。经查验,这些所谓“大学”无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

记者注意到,这些虚假大学中,以“北京”“中国”打头的占到近一半,而将办学地址标为“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的学校达10多所,其余显示在上海、山东、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10多个省份。

“中国邮电大学”“中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国际金融学院”……这些“高大上”的“野鸡大学”,名称上与正规大学高度相似,网站上批量抄袭正规高校往年简介、盗用图片文字,粘贴各种教育类新闻,同时还借助贴吧、论坛、淘宝及某些注册公司等发布信息和广告,极具欺骗性。

“诸如此类的仿冒名称,五花八门,以假乱真,一些对高校和专业不了解的考生和家长,尤其是二三线城市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极易信以为真。”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告诉记者,这些“大学”校址多标明在北上广等高校密集的一线城市,且倾向于异地招生,外地家长难以求证识别。

虚假官网骗取考生钱财

记者了解到,这些“野鸡大学”往往串通部分教育公司,通过电话、邮件、QQ群等方式,专挑低分学生,号称“低分录取”“内部指标”,并以“录取时间紧急”为由,骗取“心急”家长打消疑虑,尽快交钱办理录取手续。一些学校准备充分,不仅有招生简章、宣传画册,有的甚至连录取通知书都提前设计好了。

上大学网提供的一份“学位价目表”上显示,北京信息科技学院、北京科技师范学院、北京信息管理学院等学校专科本科学历均为160元,北京电力科技学院180元、青岛黄海学院为800元。

谌江平透露说,这些假大学一般会要求考生以网络支付方式先打一半订金到指定账户,等考生拿到证书,从虚假学校官网上验证证书信息后,再将余款缴完。“大部分根本不用上课,直接打印制作证书,快的话一个礼拜就能出证。”

记者发现,许多虚假大学网站上都有“学历查询”功能。据介绍,其作用就是为了证明毕业证是由学校发出的,让“用户”可以登录查询。但是这些证书信息在学信网上根本不存在。

行骗成本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每年高考前后,总会曝出虚假大学欺诈事件,甚至同一个校名年年存在,年年被举报,但年年死灰复燃。“野鸡大学”为何屡禁不绝?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野鸡大学”招摇撞骗的手法其实很拙劣,骗术等级也并不高明。他们大多只是创建网站行骗,成本低廉,即使某个虚假校名被曝光,也可以换个校名再继续。而且多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受害者察觉报警已逃之夭夭。致使监管、查处难度较高。

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称,目前许多虚假大学网站的服务器都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域名注册方便,这也使得教育部门和网监部门难以监管。

同时,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对研修或专修学院监管有限,审批不严,有个场地就可办学;有的非学历民办机构通过在地方人力资源、工商和民政等部门备案,以培训学校、非营利性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名目申请营业许可,再巧借名目去行骗,教育部门根本无从得知。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造成虚假大学泛滥的主要原因还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学维权意识差,考生和家长又相信“潜规则”存在。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虚假大学查处力度,还要从根本上消除招生录取中的潜规则。

谌江平表示,要想彻底消除虚假大学,并非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家之事,需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各级网监部门、各大网站域名注册供应商、相关高校、各级用人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公检法等社会各界联合出手,从各个环节重点防范和打击,才能挤压“野鸡大学”市场运作的空间。

此外,还应对考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加大宣传,使其提高防范意识,择校时以当年教育部公布的具有高招资格的高校名单为准,避免上当受骗。

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谢樱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短评

巨大的学历需求

在喂养“野鸡大学”

教育部21日正式发布《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此前,有网站曝光国内210所不具有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野鸡大学”。高考在即,考生和家长尤其需要擦亮眼睛,分辨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从《围城》里方鸿渐拿的“克莱登大学”文凭,到数年前让一批名人陷入诚信漩涡的“西太平洋大学”文凭,“野鸡大学”已经成为一种投机把戏,也被称为“学历流水线”,背后的利益链条更是花样翻新。梳理眼下国内的一些“野鸡大学”,不仅校名高大上、专业很热门,还克隆名校网站虚假宣传,甚至在海外注册然后回国诈骗。

巨大的学历需求是喂养“野鸡大学”的苞谷,信息不对称则让学生容易误入陷阱。一些“野鸡大学”投学生家长所好,承诺包发文凭,在高等教育普及和文凭泛滥的当下很有市场。“野鸡大学”天花乱坠的自夸,包拿学历的承诺,让学生和家长难以抗拒。

清理“野鸡大学”,需要铲除“唯学历论”的观念,更要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教育部门公布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已经制度化,这一名单的甄别功能,考生要充分利用。此外,教育部门还应主动利用互联网等渠道,让每一位考生知晓这一名单,压缩“野鸡大学”鱼目混珠的空间。还应在探索建立公民诚信体系的过程中,将文凭造假等问题列入黑名单,让使用“野鸡大学”文凭的人付出诚信代价。

清理“野鸡大学”,更需全社会形成合力。教育、公安等部门应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剪断“野鸡大学”背后长期存在的利益链条,杜绝利用正规大学教学资源谋私利的权力寻租行为,并充分利用群众监督,形成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让李鬼无处藏身。

新华社记者 闫祥岭 杨绍功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延伸阅读

如何防止国外“野鸡大学”

对于考生来说,不仅要防止国内的“野鸡大学”,还要时刻提防国外的洋“野鸡大学”。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近日首次全面系统公布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并公示7种国外文凭未通过中国官方认定。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公布了境外33个国家1万多所正规学校的名单。如果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不在认证范围内,或出国留学学校不在所公布的名单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容易存在四种陷阱。其一:“出国交流”混同于“海外留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赴国外交流或“出国培训”,但这种交流或培训活动不能超出学生在合作学校接受教育的期限。如果学生已经从合作学校毕业,则中外双方的学校都不能组织学生赴境外学习,否则就违反有关规定。其二:学校名称华而不实。如2002年,美国某加州大学在江苏媒体上登广告称只要缴纳数万元人民币就可获得一张MBA文凭。但知情人士称这个所谓“加州大学”只是几名华人在海外注册的一所教育机构。其三:国际承认学历文凭。许多劣质培训机构到处吹嘘国际承认、水平一流,等学生进校后才发现教材陈旧、课程“缩水”,甚至根本不用上课就可以拿到证书。其四:“全聘外教”“用国外教材”。有的办学机构打着与国外某大学合作的旗号,实际学校没有聘请一名外籍教师,也没有引进一本国外教材。还有的中外合作项目,国外派出教师数量极少或只从国外请来一名教师,就说是中外合作办学。按照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条例规定,担任主要课程教学的外籍教师所占比例应不低于25%,引进国外教材不低于教材总数的30%。

为了让学生和家长能选择有保障的中外办学项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于近日公布了经过合法批准的四百多家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名单。这四百多家中外合作办学既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名单,北京地区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7个内地和港澳台合作项目通过审批。

负责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日前公布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范围,有七种证书不能认证。1、参加外语培训或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2、进修人员、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和博士后研究证明;3、国(境)外高等院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预科证明;4、国(境)外非高等教育文凭、荣誉称号和无相应学习或研究经历的荣誉学位证书;5、未经中国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办学机构(项目)颁发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6、通过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等非面授学习方式获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7、国(境)外各类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翟惠

【编辑:吴涛】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