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3日电(温雅琼)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定于今天(23日)展开为期两天的赴金门参访行程。在两岸关系历史与现实中,金门具有特殊地位。昔日,这里曾是两岸交战的最前线,如今,已成两岸和平的前沿。
一水之隔望厦门 曾是两岸烽火最前线
金门,位于福建东南近海,除大金门本岛之外,还包括小金门、大担(大胆)、二担(二胆)等12个岛屿。
金门与厦门仅一水之隔,资料显示,金门本岛西距厦门不到10公里;小金门距离厦门更近,仅有6公里。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金门曾经成了两岸对峙的最前线,历经大小战役洗礼。
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部队扬帆渡海,夜袭金门岛,抢滩登陆,鏖战三天,最终全军覆没,数千将士埋骨他乡。
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突然对金门等岛屿发起炮击,持续一个多月。此后21年,大陆采取“单(日)打、双(日)不打”的方式,直到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大陆方面宣布停止炮击金门。
在对峙的年代里,蒋介石曾三上金门,部署骚扰大陆、“反攻大陆”。
蒋经国曾多次前往金门督战,据报道,其到金门有123次之多。
陈水扁卸任前高调参观大、二胆岛。其于2002年在金门发表 “大担谈话”,挑衅大陆,宣称要“决战境外”。
2008年以后,两岸关系明显变化。马英九数次前往金门,频频表达两岸和平之意。
两岸关系缓和 金门渐脱战争枷锁
金门的命运转折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9月12日,两岸隔绝40年后签署了第一个处理两岸事务的协议,开启两岸事务制度化处理先河,协商与签署地正是金门,协议名为“金门协议”,主要为解决海峡“私渡”问题。
1991年,台湾当局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加上两岸关系渐趋和缓,金门于1992年结束“战地政务”,摆脱了长达36年的“军政合一”、“以军领政”的历史。
1993年,金门开放观光,观光客主要来自台湾本岛。
2000年12月13日,台湾当局单方面批准《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允许金、马及大陆居民往来旅游、商务、探亲等,俗称“小三通”,并决定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001年1月2日,来自金门、马祖的民众访问团、进香团分别直航厦门、福州成功,完成了两岸分隔50多年来的首次客轮直接通航。
近年来,“小三通”范围逐渐扩大、限制逐渐放宽。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小三通”初期只有2万余人次,到2014年,金门“小三通”人数已突破单年度150万人次。
2004年,大陆方面开放福建居民进入金门观光,这比“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实施早了近4年。
金门居民利用弹壳弹头制造金门菜刀。王东明 摄化剑为犁 炮弹变身做饭菜刀
近年来,金门在持续解决战争遗留问题。2012年12月底,金门、马祖地区308处雷区、约10万枚地雷被全数排除。
2014年6月30日,原归军队管辖的大胆岛、二胆岛,移交金门县府。移交后,两岛将分阶段开放观光,仅保留必要兵力。
在摆脱战争阴影的同时,金门人善于“化剑为犁”。
金门本无钢,却发展出了著名的制刀业,而制刀的材料竟是遍地的炮弹壳。
早年当地的铁匠都是到厦门采购钨钢,炼铁作刀犁。而当年两岸隔绝之后,苦于无法再到厦门买料的金门铁匠们,却从大陆飞来的炮弹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好钢。
相对普通钢材,炮弹用钢质地更为细密结实,不怕热胀冷缩。以炮弹为原料的金门菜刀也变成当地名品,与高粱酒、贡糖一起并称“金门三宝”。金门菜刀成了大陆游客必买的“特产”之一。
说到战争遗留给当地的“遗产”,坑道亦不得不说。翟山坑道、九宫坑道等,这些曾是国民党驻地守军掘地挖出的水道,是用于战时物资运输等的军事重地,如今成为吸引到访游客的旅游特色之一。
“张夏会”将议金门民生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金门始终站在两岸交往的前沿。
2012年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金门每4个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
2015年元旦起,金门又一次领先台湾本岛,和马祖及澎湖一起,向大陆游客开放“落地签”。
1月23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金门自大陆引水工程计划”的8亿多台币预算案,两岸同饮一江水的愿景有望成真。把“水”这一民生资源交由大陆,也体现了两岸的充分互信。
根据国台办介绍,张志军此次参访金门,不仅将与台湾方面就两岸关系形势及有关问题交换意见,还会谈及金门民生议题。
被战争耽误的金门,正从和平中汲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