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3年战略合作
银行与影视机构授信签约仪式
第二届上海市民文化节经典朗诵
2014年成立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
精心打造“地铁音乐角”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 胡劲军
理念创新——文化创新的先导
内涵创新——文化创新的核心
方式创新——文化创新的关键
项目创新——文化创新的抓手
政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
文化创新是发展先进文化不竭的动力,是构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应对全球文化竞争、营造文化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
上海是一座充满文化活力的城市。在创新驱动下,上海的公共文化、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三大体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当前,上海正在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对文化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不断适应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要求,不失时机地用创新思维引领文化更快更好地发展,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做了以下调研与思考:
理念创新——
文化创新的先导
理念创新是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创新,理念一变天地宽,从理念层面解决好文化为何创新、文化创新什么、文化怎样创新等重大问题,使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以提升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说服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树立八大理念。
一是文化是血脉的理念。血脉是生命之本,没有血脉也就没有了生命。文化如同血脉一样滋润着城市。应像珍惜生命体中的血脉一样养育城市的文化,使城市肌体因为注入文化元素而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是文化是灵魂的理念。文化是国之魂、城之魂、人之魂,应让文化像灵魂般无时无刻与城市如影随形,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角角落落。
三是文化是根基的理念。离开坚实的基础,高楼大厦不可能拔地而起,一座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就如同空中楼阁一样,随时会失去依托,应如保护城市基础般呵护城市文化。
四是文化民生的理念。文化就如同雨露、空气、水源和土壤一样,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文化民生,让市民为文而乐,因文而泽。
五是文化共享的理念。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场文化与在地、在线、在屏文化,最终都是大众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让所有市民共享文化成果。
六是文化与经济一体的理念。应转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维,按照中央确定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战略,科学确定文化定位,精准界定文化职能与权力边界,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同步驱动、一体发展。
七是文化均衡发展的理念。市区与郊区之间、城区与城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文化发展与文化权益的享有,应坚持均衡、拾遗补缺、缩小差距、确保公平。
八是文化是软实力的理念。文化是软实力,具有渗透性、穿透性特质。要坚持硬发展,像抓经济发展那样抓文化,像重视城市建设硬指标那样重视文化,坚持将文化列入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文化发展像经济发展一样成为新常态。
内涵创新——
文化创新的核心
文化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至关重要的是内涵创新。内涵创新是文化最核心的创新,具体应做到3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文化人。就是要用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凝聚人。更加注重用文化的视角和文化的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将核心价值观元素广泛植入影视文化、舞台文化、群众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园文化。更加注重城市文化氛围营造,通过持续不断地实施文化进地铁、进街头、进绿地、进商圈、进交通站点、进机场码头等,使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见,与市民亲密接触,让市民在不经意间接受文化的熏陶。更加注重市民文化节办节长效机制的建设,通过不断创新社会“举手”机制、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办节成果社会评估机制,努力将市民文化节打造成上海城市的亮丽名片。
二是坚持以文融合。就是要注重文化与相关领域跨界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应更加重视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商业、文化与金融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应进一步加强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结合“十三五”规划,研究制定上海文化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和3年行动计划。应加强融合发展优质资源整合,打好融合发展组合拳,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广泛影响的融合发展品牌。应加强融合发展主体培育,通过更加优惠的政策,推动各类融合主体做大做强。同时依托自贸区高度开放的平台,努力打造一批外向型融合发展主体。应加强融合发展环境建设,为融合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应拓展融合发展空间,发挥迪士尼、梦工厂、佳士得、格莱美在融合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坚持以文牵引。围绕建设上海4个中心和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将文化发展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视发挥文化在思想建设、经济转型、社会治理、城市安全、改革发展中的润滑与引擎作用。在思想建设中,重视用文化去定向;在经济建设中,坚持用文化去驱动;在社会治理中,注重用文化去引导;在城市安全中,重视用文化去驾驭;在改革发展中,力求用文化去撬动。
方式创新——
文化创新的关键
文化创新,必须以方式创新为导向,文化方式创新是最不可或缺的文化创新。最重要的是转变4种方式。
一是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在公共文化万人培训、“1+17”服务网络构建、公共文化云、专业化和社会化管理等重点工作中,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变主导式服务为参与式服务,变行政式服务为平等式服务,变一锅煮服务为个性化服务,变碎片化服务为整体性服务,变一揽子服务为需求式服务,变重点服务为均衡服务,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变随机性服务为人性化服务,变自我服务为社会化服务,变粗放型服务为数字化服务,变任务性服务为制度化服务。
二是转变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发展方式。在发展思路上,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凡社会可做的让社会去做,凡市场可调节的让市场去调节,凡企业可决定的让企业去决定,政府重在加强宏观规划制定和行业监管,制定《上海文广影视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办法》。在发展重点上,聚焦发展影视业、演艺业、娱乐业、网吧业等八大产业,在2014年集中发展电影业基础上,2015年着重推动艺术品拍卖业发展,发布八大产业报告,推动街头艺人管理立法,用文化产业反哺公共文化。在发展路径上,着重依托自贸区平台实现开放式发展,依托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实施走出去发展,依托闸北环上大影视园区推动集聚式发展,依托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影视双节实施链式发展,依托各类文化行业协会实施多元化发展。
12下一页 【编辑: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