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郊上学,应该没有在北京这么麻烦吧。”2012年,当朱亮(化名)在燕郊购置房产时,对女儿小萌的就学问题不以为然。可现在,他觉得当初的自己“太傻、太天真”。
朱亮(化名)33岁,辽宁人,在沈阳上学,在北京工作,在燕郊买房,是一名“北漂”,更是一名标准的“燕漂”。
在北京打拼10多年,朱亮见多了家住北京的“北漂”同事为孩子上学而奔波、操劳,本以为潮白河东岸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会是块世外桃源。但从2014年夏天到2015年夏天,这一年间,当朱亮为“燕漂二代”小萌忙碌入学手续时,他发现麻烦才刚刚开始。
燕郊房子便宜但入学不简单
“当初在燕郊买房,就是为了有个家的感觉,这里的价格我还是能接受的。”和大多数漂在燕郊的“燕漂”青年一样,价格是吸引朱亮来这里置业的最主要因素。
2012年在燕郊“福成五期”买房之前,他已经在北京租了8年的房。这8年,风风雨雨,他几乎兑现了当初闯荡北京前立下的所有誓言。他找到了稳定工作,结识了贤惠妻子,拥有了可爱的女儿,唯独一直没买房。
在一家北京公司的采购工作,让他能做到衣食无忧,可一旦买房,生活水平将不可避免地下降。“说实话,如果因为买房,而让一家人都背上沉重负担,我还不如回老家呢。”可租房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不稳定,房东随意涨价或者终止租约,让朱亮一家三口不得不搬了好几次家。
到2012年,一位家住燕郊的同学兼同乡劝他换一个思路,到燕郊置业。“我以前也到过燕郊,但2012年这次感受完全不一样。这里发展得比以前成熟多了,跟临近的通州比差距很小。真是让我一下想开了,与其在北京受房东欺负,还不如到燕郊买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没有丝毫的犹豫,朱亮迅速做通家里人的工作,在福成五期买了一套二手三居室。当时燕郊房价正经历一次低谷,8000元不到的单价让朱亮感到很是欣喜。朱亮跟辽宁老家的亲朋好友分享了在“北京”买房的喜悦——老家那边多数人分不清燕郊和北京的区别。
入住两年后,朱亮已经渐渐适应了燕郊的生活。每天上下班公交车的拥挤,也没有冲淡他拥有一个家的幸福感,“说实话,我们两口子倒无所谓,关键是孩子,就想给她一个家”。小萌在燕郊欢快成长,这里比北京城的出租屋有更开阔的活动空间,小区里也有更多小朋友,幼儿园就在小区内,上学放学都有小伙伴同行。
可到2014年的夏天,当幼儿园的适龄儿童开始办理入小学就读手续时,朱亮发现麻烦来了。“我本以为在燕郊上学没什么难的,至少没北京麻烦,可小萌她们幼儿园的家长们议论,一个燕漂的孩子,想在燕郊城中心上小学非常难。”
燕郊每年新增小学适龄人口两千多
2008年落成的福成五期,当时已经是一个有5万人常住的超大型社区,像燕郊其他小区一样,福成五期大部分居民都是“燕漂”。
经过几年的发展,福成五期的配套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商业、餐饮、交通,甚至学龄前教育都较便利——小区里边和周边的幼儿园有好几个。可是,义务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在整个燕郊,义务教育一样属于稀缺资源。
和通州仅隔着一条潮白河的燕郊,在2000年以前,还名不见经传,房价连千元都没够到。2007年前后,燕郊迎来了第一次购房高潮,那时候单价攀上了5000元。2013年前后,燕郊迎来第二次购房高潮,高端房产也一举跃上万元大关。
推动燕郊房地产热销的,都是在北京打拼的外来务工人员。现在,42平方公里的燕郊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50万,其中有30万是每天往返于北京与燕郊之间、跨省上班的“燕漂”。参与2007年那一批购房高潮的“燕漂”,他们的孩子正好在最近两年成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
和适龄“燕漂二代”激增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燕郊义务教育资源的发展滞后。据河北省教育厅给出的数据,整个燕郊只有15所小学。而燕郊所在的三河市教育局副局长孙士猛,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透露,燕郊近年来每年新增小学适龄人口2000多人、初中适龄人口1000多人,这需要每年新建一所中等规模小学、改扩建一所中等规模中学,每年新增100名左右教师才能满足需求。
有房没户口只能去村里上学
资源稀缺带来的就是入学资格的严苛。朱亮得知,在燕郊开发区中心地带的小学就读,只有房产证并不起作用,还必须有燕郊户口。如果只有房产没有户口,只能去燕郊乡村的小柳、张营、圣屯等6所小学就读。“这些学校离家远,硬件和教学质量还不如我老家。”
在燕郊上学还需要户口?2012年买房时,朱亮根本没想到,一个燕郊的户口这么关键。“买房送户口”,曾是燕郊楼盘在2007年之前一条著名的促销广告。当时,朱亮并没有被吸引,“谁都知道,送的不是北京户口,房子在河北,送的肯定是河北户口。”朱亮认为冲着户口去燕郊买房简直是“被忽悠”。没想到,他也有为燕郊户口伤神的时候。
不解、郁闷、气愤,是朱亮在2014年夏天的全部情绪,他去找过家门口的学校、燕郊的教育局,也去河北省政府网上问政平台做过咨询,结果是,只能接受。“人家主管部门跟我说了,这些年,燕郊外来人口激增,本地教育资源紧缺,首先考虑的必须是本地户籍的适龄儿童,然后才是考虑我们外来人口。”
无奈之下,朱亮决定迁户口,把一家户口从辽宁老家迁到燕郊。他以为这没什么难的。可办燕郊户口就简单吗?朱亮又一次想当然了。
“买房送户口”,针对的是一手新房,而朱亮买的二手房按照燕郊的规定不能办理迁入户口。这条规定拦住了很多像朱亮这样的“燕漂”,谁也没想到一手房和二手房还有如此大的区别。眼看着,2015年,小萌就要读小学。最后他只能铤而走险,找了要好的朋友走关系,花钱办了户口。
走关系解决户口只是第一步
2015年“五一”前,朱亮终于把户口落在了燕郊福成五期,心里的石头也算落了地。“我算是幸运的,五一以后燕郊这边暂停户口办理,有哥们儿的手续就暂停了,眼看就要到招生时间,急死了。”
户口解决以后,朱亮进一步了解到,燕郊很多小学学生超编,“一个班最少70人,多了快100人,80个人算是正常情况”。燕郊最好的小学是“六小”,学校多是小班,软硬件也都是燕郊最好的。但“六小”的“划片”多数是燕郊镇政府家属院、税务局家属院等,没有福成五期。此外,燕郊实验小学也不错,而且离福成五期的直线距离只有200米。
但是,燕郊实验小学的学区“划片”也不包括福成五期,“我真不明白,这么近的小区,怎么不在‘划片’内?”按照“划片”,小萌只能去离家相对远、条件相对差的燕郊七小上学。
说到这儿,朱亮深吸了一口气,一脸的沉重。为了孩子能在燕郊上学,他人情欠了、钱花了、户口迁了。甚至,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妻子还把北京的工作辞掉,到燕郊上班。可距离孩子在家门口接受教育,还只走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每年6月底、7月初,燕郊各小学会张贴招生通知,届时,具体的准入条件、学区划片都会公布。朱亮吃了当初“想当然”的亏。他还得为长远打算,燕郊的中学资源比小学更紧缺,整个燕郊只有4所初中、1所高中。“孩子升初高中更难,有邻居说,比高考难度还大。”
为了避免6年后的拥挤,朱亮一听说实验小学拥有对口中学,立马又开始找关系、走门路,希望让小萌能挤进去。“唉,当初买房的时候,自己太大意,觉得上个学,燕郊不会像北京那么难,可现在……吃一堑长一智吧。我要争取让孩子读实验小学,实在不行,先读七小。中学的事情,再慢慢争取。” 本报记者 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