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破茧化蝶 转型发展步履铿锵
中国教育报| 2016-01-23 09:00:34
长江师范学院破茧化蝶 转型发展步履铿锵

2009年,长江师范学院主动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与期待,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以与时俱进的教育智慧,自觉踏上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风正帆悬,恰逢其时,2015年,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重大战略,学校多年的探索契合了国家教育部门的指导思想,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增添了新的注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办学定位关系到一所高校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是保证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2009年,长江师范学院旗帜鲜明提出了“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全面实施“131”发展战略和“四步走”行动计划,以“三转”为核心,着力建构起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即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使命,推进学科专业转型;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以特色发展、错位竞争、凸显应用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目标转向。

学校立足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布局,将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科学研究的兴奋点、社会服务的聚焦点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扶持新闻传媒、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化学化工、土木建筑、机械加工与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财经、管理等应用技术类专业,构建起与地方支柱产业协调发展的“教育科学与教师教育、现代艺术与文化创意、信息科学与装备技术、生物农业与环境工程、现代管理与应用经济”等五大学科专业集群,学科专业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

蹄疾而步稳,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创新

“改革是学校的希望所在”,这是长江师范学院领导班子的共识。学校按照“分级治理”的思路,精心优化了中层机构设置、重组了二级学院,按照“发展性”“保障性”“学术性”三类职能设计机关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按照“办精教师教育、办好与区域主导产业对接的应用型专业集群”的思路,简化过程管理,设立“负面清单”,对二级学院实行“个性化”考核,最大限度释放了二级学院自主创新、特色发展的活力,努力建构“三协同”(学校战略与地方发展协同、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协同、人才规格与行业需求协同)、“三联动”(学校、政府、企业深度合作)、“三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对接、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对接)应用型大学治理体系。

目前,学校正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目标导向、分级治理、责权匹配”的综合配套改革,努力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充分激发了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潜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

坚持“跳出学校找学科、走进行业办专业、踏入产业建课程、深入岗位练能力”,确立“通识引领、专业成长、实践成才”的教学理念,明确“就业有能力、创业有实力、发展有潜力”人才培养能力标准,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对接重庆市特别是周边区县支柱产业,学校实施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生产一线实习实训的“1+2+1”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做精做强教师教育,构建以长江师范学院(University)为主体、14个区县教育行政部门(Government)为主导、20所城市优质中小学(School)和60所农村薄弱学校(School)为实践阵地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共同体(UGSS),推行“四位一体”的“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了现代制造与装备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工程学科专业集群建设,在工科专业着力推行“嵌入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订做人才”;为大力培育新闻传媒类学科专业集群,增强学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能力,实施“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边学边练、以赛代练、人人参赛”“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应用动手能力;为推进文化创意类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探索了“师生共同体——专业工作室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此外,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合作办学,选送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院校学习交流,增强国际意识,拓宽国际视野。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波兰、荷兰、韩国和泰国等10余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互派留学生,互通教育资源,极大地拓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涵。

释放“人才效应”,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大楼重要,大师更重要,比大楼大师还重要的是大爱,要用大爱去关心教师的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学校党委书记彭寿清在第29个教师节座谈会上深情地讲了前面的话。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环节,建立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保障制度,教授、博士学术休假制度,优秀人才奖励制度等,同时设立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和教授、博士终身服务学校特别贡献奖,实施教授培育工程,搭建教授、博士学术研究平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来校工作。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净增教师125人,获得博士学位15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111名中青年教师赴海外研修培训。

学校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借助外力”的思路,极力打造“双师型”和“双结构”应用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派遣60多名教师到区县事业单位、重点企业挂职或担任“科技特派员”,送培主导产业领域的博士70余名,设立“教授培育工作站”培养40余名教授,聘请太极集团、榨菜集团、川东造船厂、渝东南农科院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120多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以“创新”为棋,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模式,以科研基地或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组建起20个校级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的成立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使一部分处于学科前沿的校级科技创新团队进入省部级和国家优秀创新团队行列。

扩大开放办学,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与周边20余个区县、6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对接项目120多个。譬如,艺术设计专业与川美动漫公司协同创作的《巴蔓游记》成功打入欧美十多国市场;与生物医药企业深度合作,在种植、研发、检测、包装方面催生多项成果;与涪陵及周边区县在现代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开发、环境遥感监测以及特色农作物育种、栽培、加工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同创新;榨菜复合肥、山区抗旱玉米、新材料研发等多项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投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2014年学校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2015年入选“教育部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首批执行院校……

围绕“乌江”“三峡”“武陵山”“巴渝”等学术地理坐标,聚集学术资源,积极开展库区环境监测和灾害防治、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武陵山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三峡库区特种作物遗传与育种、无机特种功能材料研发、分子光谱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在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三峡库区灾害防治、特色作物遗传育种以及无机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获批武陵山扶贫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体育部门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巴渝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获批国家民族部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心”,组建“重庆市民族研究院”……

积极推动与其他高校协同创新,与清华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开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武陵山扶贫开发,取得较好成效;与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联合开展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及专业硕士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伴随一个个“瓶颈”的打破、一次次突围的成功,长江师范学院正在实现着一次破茧化蝶的完美转变,昂首阔步向一所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迈进。(王丽英)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