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依托长江水道建设“1+3+9”港口群 以港聚业 以业兴城
经济日报| 2016-01-26 12:00:01
重庆依托长江水道建设“1+3+9”港口群——以港聚业 以业兴城本报记者 吴陆牧重庆港涪陵港区龙头作业区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吴陆牧摄

1月的一个清晨,阳光拂过江面,重庆港涪陵港区龙头作业区的施工现场一片繁忙:13台冲击钻沿江一字排开,进行灌注桩钻孔作业。重庆龙头港物流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田野对记者说,自去年6月龙头港开建以来,现场督查进度、协调问题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龙头港位于涪陵区长江南岸,是重庆着力建设的3大铁公水联运枢纽港之一。田野说,为确保在2017年开港运营,港口建设马不停蹄。记者了解到,龙头港一期工程现在已完成水下桩基浇筑116根。根据规划,龙头港将建设15个5000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4000万吨。

因地处长江和乌江交汇口,涪陵区自古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和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龙头港建成后将是渝东南、黔北、川东地区物资运输的主要口岸。”涪陵区交委副主任何云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龙头港港区内将建设一个占地2000多亩的铁路集疏运中心,该中心将实现港口与沿江铁路的结合,为渝、川、陕、黔等区域物资中转和分拨配送提供服务。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等多重政策机遇下,重庆港港口建设风生水起。记者了解到,除了龙头港,在重庆长江沿线还有江津珞璜港、万州新田等一批港口当前也在抓紧建设中。

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重庆港已连续5年跻身长江沿线亿吨大港之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两年达到100万标箱,周边地区货物经重庆港中转比重达到43%。

按照规划,重庆在区域内679公里的长江水道上建设“1+3+9”港口群,其中包括1个龙头示范港——果园枢纽港,江津珞璜、涪陵龙头、万州新田3个铁公水联运枢纽港以及主城寸滩、永川朱沱、渝北洛碛等9个专业化重点港口。

目前,重庆果园港已经建成投用,并通过港区铁路和高速公路实现了“铁公水”联运。果园港向西通过“渝新欧”,可连接大西北、中亚和欧洲;向东通过长江水道连接太平洋;向南、向北可通过渝黔、渝昆、兰海等高速公路,实现对云、贵、川、陕等地区货物的聚集和辐射。2015年果园港完成港口吞吐量86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0.4万标箱,约占重庆全市水运集装箱的五分之一。

港口不仅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航运中心的重要支点,也是拉动沿江城市和临港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按照“港口、物流、产业”三结合的港口布局原则,重庆坚持以港聚业、以港兴城,着力打造现代化的沿江产业集群。

记者在位于江津区的重庆港珞璜枢纽港看到,这个千万吨级港口正在进行货场平场和箱涵施工,年发货量1500万吨的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也在同时建设。港口后方,占地50平方公里的珞璜工业园内,已经集聚了中国物流西南物流集散中心、德国德拉维特研发生产中心等一批沿江临港产业项目。

江津珞璜工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珞璜港与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建成后,将会与重庆绕城高速形成“铁公水”无缝联运优势。园区内正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和现代物流产业,目前已经引进企业418家,2015年该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

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重庆全市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由1.36亿吨提升到约1.8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400万标箱。“十三五”时期,重庆市将基本形成“四枢纽(1+3)九重点”规模化、专业化港口群,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2.2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500万标箱。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