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穷底 换穷业 斩穷根
本报记者 颜安
工作人员在安装人饮工程水管。
涪陵区珍溪镇供图
从我市“两会”传出消息,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随着区县自查和市级验收的陆续完成,全年实现808个贫困村整村“销号”,95.3万人越线脱贫。
精准脱贫,关键在于“精准”二字,基层的成效如何?1月26日,记者选取了涪陵区珍溪镇卷洞村这个刚刚销号的贫困村实地调研。
精准识别:
四轮摸排寻找贫困人口
卷洞村是珍溪镇最后的4个贫困村之一,人口1479人,产业以玉米、水稻、榨菜种植为主,结构较为单一,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6896元,较全镇平均水平低3000多元。
要对症下药,必先找到穷根。卷洞村村支书况明清告诉记者,制约全村脱贫的最大原因是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尽管距离场镇只有5公里,但道路崎岖难行,村民种的东西卖不出去,自然导致了贫困。
具体到贫困户身上,致贫原因就更多样,需要进一步排查。要“掐准”人均年收入3000元这个贫困标准线,询问收入是必然步骤。
况明清回忆,进村入户时,许多村民“顾左右而言他”。
“种了多少地?”
“没多少。”
“没多少是多少?”
“两三亩。”
“收获多少斤谷子?”
“千把斤。”
……
这种挤牙膏式的问答,在入户调查时是常见现象。
为进一步掌握实情,涪陵区通过进村入户算账、乡镇自查、交换检查、随机抽查等4轮摸排进行精准识别。利用这几种方式,卷洞村筛查出了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线的14户42人,锁定40户93人为贫困群众。
画外音:搞好精准识别,才谈得上“扶真贫、真扶贫”。我市严格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和“八步四公示”的识别流程,如期完成了全市新一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任务,识别贫困家庭48.2万户、贫困人口165.9万人、贫困村1919个。
精准施策:
脱贫从脚下开始
找到了穷根,对症下药便更精准。
在选择扶贫项目时,村民一致同意修路,对于道路扩宽后会占用自家的土地,不少人不但不要赔偿,还表示要投工投劳。于是,村里将各方筹集到的864万元资金拿出一半,用于扩宽、硬化通村公路,剩余的钱则用于修建通社道路、解决人畜饮水、发展产业等。
具体到产业的选择,卷洞村经过思考,选择了蔬菜和土鸡。“这两个产业的比较效益较高,投入的劳动力也不需要很多,比较对我们村的路子。”况明清表示。
卷洞村现在的主要产业是榨菜,每亩收成约5000斤,但因为菜价仅0.25元/斤,一亩收入只有1250元,除去农资成本后,每亩仅赚800元,比较收益太低。而整村脱贫工程启动后,村里引入了两家企业,分别带动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
其中,重庆大诚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村里成立了裕丰土鸡专业合作社,为每户贫困化家里赠送了四五十只鸡苗,养大后以约100元/只的价格进行回收。
72岁的村民吴先昌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获得了帮扶资金3100元,除去800元用于医保外,用剩余的2300元在合作社买了1000只鸡苗,现已出栏300多只,他也藉此成功脱贫。
而重庆泰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则组织村民种植了130余亩花菜,收购价定为1元/斤,村民种一亩花菜就有3000-4000元收入,比以往高了不少。
两大产业让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的收入直线上升。去年,40户93人全部越线,该村年人均纯收入增至9400元,同比增长36.3%。
画外音:去年,我市通过基础设施、整村整片扶贫破解共性问题,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产业扶持等破解个体贫困问题,去年共实现80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95.3万人越线达标。
后续帮扶:
各种长效机制保障持续发展
几天前,卷洞村刚刚通过市级部门验收,成功脱离“贫困村”序列。但需知,这是在864万元各项扶贫资金注入的前提下产生的结果,对于后续发展,该村作何打算?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是很担心。”况明清说,因为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已基本齐备,相当于补齐了贫困的短板,为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更何况,区里还制定了许多长效机制。”他说,以产业为例,涪陵区出台文件,对建卡贫困户种植榨菜、养殖土鸡给予补助;对龙头组织涉农资金产业补助的40%作为贫困户入股金;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内、3年以下小额信贷支持。
这也坚定了企业的信心。今年,卷洞村的花菜将发展到500亩,并实施两季轮作,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此外,在就学、就医、基础设施等方面,涪陵区均建立起分类救助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扶贫脱贫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画外音:精准脱贫需要精准管理,市扶贫办表示,我市将坚持扶贫脱贫精细化管理,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区县脱贫成效评估和退出机制,探索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尤其是对专门用于贫困区县的资金,脱贫“摘帽”后3年过渡期保持不变,并逐步规范纳入五大功能区域转移支付体系,不再与贫困“帽子”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