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7日报道 外媒称,2月中国外汇储备降低286亿美元,是去年10月以来的最小降幅。这是一次引人注目的扭转。
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16日报道,国际清算银行对中国借款人跨境债务的最新季度估算结果主张,中国没有遭遇资本外逃,而是经历了套利交易平仓和中国企业转而偿还美元债务。该行指出,第三季度境外银行对华净跨境贷款下降了1750亿美元,其分析确定的这一趋势得到了中国央行的贷款数据的支持,后者表明1月份的人民币借款达到创纪录水平。
有关中国外储降低并不表明资本急于退出,而是反映美元债务有序偿还的主张,与中国货币当局观点一致。
清华大学经济学家和政府顾问李稻葵驳斥了《华尔街日报》上个月发表的有关中国危机的言论,指出中国的家庭“还未精明到”想要摆脱人民币。
报道认为,这种说法可能掩盖了一个事实:中国家庭已经对围绕着人民币的不确定性以及整体上的经济下滑做出了回应。
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研究服务部门《投资参考》对家庭和外汇代理机构的调查发现,面对人民币的贬值风险,存在对外汇不断增长的强劲需求。调查称,45%的中等收入受访者希望将储蓄的至少10%存为外汇,而目前已经这样做的受访者比例为29%。在三线城市,近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有10%的储蓄为外汇,而26.7%的人希望这样做。
在受访者中,一位名叫叶倩(音)的上海白领已兑换了价值2000美元的外汇存入存款。而来自北京的29岁金融分析师潘奕(音),今年已经用光了每年5万美元的外汇兑换限额(去年也是),并用外汇购买了低收益理财产品。
报道称,认为中国家庭并未助推中国资本外流的观点,也未能解释为什么监管机构已悄悄收紧资本管制,限制中国储户兑换外汇。中央政府在正式场合否认施加了新的资本管制限制资本外流,近85%的受访银行官员表示,他们已经增加了客户用人民币兑换外汇的难度。
《投资参考》的发现并不表明恐慌笼罩了中国家庭,即使人民币正面临压力,经济增长也在放缓。但这些发现的确表明,由于人民币停止升值,中国家庭对本国货币的观点发生改变,他们有更大的意愿持有外汇,而且这种意愿还在不断增强。近几周也展现出市场观点变化得有多快。
报道认为,中国政府或许赢得了这一场保卫人民币的战斗,但战争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