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门党建十大品牌 加快推进沿边开发开放
中国贸易经济网| 2016-07-09 09:40:08

——河口县边境地区党组织建成坚强前哨坚固堡垒纪实

边境口岸文化长廊

村民义务巡防队在村内巡逻

繁忙的边贸贸易

喜获丰收的咖啡

通讯员 邓文熊

近年来,河口县结合边境特色、民族特点、宗教特征、口岸特优,以打造国门党建“十大”品牌为载体,把边境地区党组织建成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加快推进沿边开发开放。

创建“大通道”党建品牌。以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站、商工信局、边河区、河口镇、桥头乡等口岸监管、服务部门的党组织和党员为主体,创建“大通道”党建,畅通边境贸易旅游窗口。一是建设一批红色驿站“睦边”。以联检楼服务大厅为主要窗口,建立了通关小站、国门书屋、警务亭、党员服务点,为业主、客商、过往游客提供服务。二是完善一套协作运行“好机制”。海关、边检站等涉边部门推行零距离通关协作机制、铁路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等30余项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通关速度。三是培育一批沿边开路服务先锋。不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强化“四种”意识,联合开展“口岸服务明星”评比争创活动,培育了13名口岸通关党员服务标兵。

创建“大贸易”党建品牌。一是开拓一批贸易区“活边”。依托边民互市贸易交易市场,探索“党支部+党员+边境贸易”模式,让党员引领带动群众发展贸易。二是繁荣一批街区“富边”。在“中越友谊街区”,创建“党员诚信经营户”“百店无假货”等“诚信品牌”,带动其他经营户诚信经营,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开展一轮思想大解放“筑边”。搭建中越讲坛论坛平台,组织双边党员干部开展了4次思想大讨论活动,促进思想大解放。四是建立一个中越会晤机制“睦边”。建立中国河口—越南老街定期会晤机制,加强党在经济、贸易、旅游、文化、边防等领域交流与合作上领导核心作用。

创建“大旅游”党建品牌。依托百年铁路、百年商埠、大自然风光—花鱼洞、民族风情山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打造异国风情驿站、绿色旅游线路、绿色旅游园为载体,探索“党支部+国际旅行社+农家乐+边境游”方式,创建“大旅游”党建,打造边境国际旅游城市。目前,正在打造坝洒湖广寨、瑶山盘王古城、中越古城等滇越米轨文化、异国风情文化和边境民族风情旅游区。

创建“大绿色”党建品牌。以绿色理念为引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绿色经济。一是实施大政策支农行动。从2016年起,县级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00余万元,用于党员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二是实施大绿色产业行动。在果蔬、种养殖等产业链上成立合作社,健全“党组织+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群众”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了一批以菠萝蜜、绿色反季蔬菜、柑桔类产业等为主的产业示范群。三是实施大园林城市行动。开展“环境保护—党员先行”活动,营造景色优美、市容整洁和卫生干净的城市人居环境。

创建“大团结”党建品牌。以民族固结工程为重点,创建“大团结”党建,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一是组建一批民族团体党组织和先锋队。按照地域相连、习俗相近的原则,在边境线上建设8个民族团体党组织和5支民族和谐先锋队。二是打造一批民族友好党建示范点。搭建民族之间交流平台,引导民族团体、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参与和配合各级党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禁毒防艾等工作,创建了合群社区、桥头乡包茅寨等中越友好村寨。三是培育一批与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党建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县内主要民族文化资源,把党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等编成民歌、节目,利用瑶族“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宣传、交流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加深了解、凝聚人心、增进团结。四是强化一种大团结意识。以开展“两学一做”为契机,开展党章党规、文化、政策进民族乡镇区域活动,把党员、群众、学生的思想引导民族大团结中。

创建“大领域”党建品牌。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际,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彰显亮点,打造各领域党建品牌。一是在农村开展“领头雁”“民主兴村”等系列行动,投入资金137万元建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43个开展“去行政化”服务,整合“股份合作经济”“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等项目资金900多万元,打造了香蕉、橡胶、红心柚、柠檬、生猪、肉牛等10余个“特色农业样板”。二是在社区健全了“网格化”组织体系,推广“一站式”“一窗式”公共服务,开展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社区。三是在机关推行了为民全程代理和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窗口等做法,打造了 “服务先锋机关”、国门医院、国门学校。四是在非公企业建立了16个党组织,组织开展“亮党员身份、亮服务承诺,党建强、发展强”“双亮双强”主题活动,非公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

建设“大聚边”党建品牌。一是建立人才资源库。对外出务工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大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年轻人的文化程度、培养情况、工作表现、技术技能等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个人档案。二是建强服务队伍。将“明白人、带头人”培养范围向优秀村民小组长、致富带头人、转业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延伸,培养了81名明白人、带头人,选派94名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充实基层队伍力量。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推行村干部离任补助激励保障机制,对连续任职满21年、24年、27年的村干部,离任后每月享受在岗待遇的75%、85%、95%补助,目前共30人享受离任补助。

创建“大文化”党建品牌。以党建工作引领民族文化、口岸文化健康繁荣发展。一是开展中越双边文化交流“心连心”。在县城依托边境党建文化长廊和口岸广场,组建5支文艺队与越方文艺团体定期开展文艺活动,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二是建强边境一线文化阵地“耀边陲”。在边境村寨建设一批文化阵地,组建16支“永远不带走”的农村文艺队,组织开展活动,以民族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传唱党的政策,活跃边境文化氛围。三是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红边疆”。制定出台文化贵址的保护政策和挖掘工作机制,鼓励20余名从事传统文化工作者,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整理、挖掘和向县内外宣传文化遗产开发成果,延续历史文脉,塑造鲜活“边城”。四是开展“送文化走边关”活动“聚民心”。组建12支机关文化队,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讲解党的政策。

创建“大基地”党建品牌。整合各行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建设各行业“政策联通、业务往来、机制协作、服务边境”的“大基地”。整合县委党校等各领域资源,建立党员干部培训示范基地。依托培训基地,采取“中国+越南”开放式、“互联网+移动课堂”网络式等培训方式,2014年来举办了50余期学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创建“大守边”党建品牌。以深化“军警民”共建、爱民固边工程为重点,创建“大守边”党建,筑牢全县193公里红色边防线。一是强化国家意识教育。在边境口岸、村寨、学校、医院等30个场所开展升国旗、“走边关”“守边演练”“哨兵”等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及群众国门意识。二是构筑口岸“安全门”。在检查站、海关、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开启巡查巡视、卡口管理等监管模式,严厉打击走私、非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活动,打造边境红色通道。三是织密边境“防控网”。以“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在35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中编成“一呼九应”的“十户联防”群组,参与边境联防队、义务巡逻队联布“一张网”,为邻里互助、守望相助、边防巩固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游戏

更多

软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