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滴滴Uber合并还没到时候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7-27 17:55:41

最近一周,滴滴和Uber将要合并的传闻甚嚣尘上。虽然该传闻的爆料者信誓旦旦,并从资本和商业等方面分析两家企业合并的必要性,但紧接着,滴滴和Uber都表示,“合并”只是谣言。可即便到了这一步,仍有很多人笃信声明背后犹有玄机。那么,从商业角度来看,出行领域真到需要合并的时候了吗?

近两年互联网行业合并频发,诸如58与赶集合并以及去哪儿和携程合并。但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合并项目都是在行业已经饱和之后,用户和规模很难再有突破,双方需要通过合并来做大规模,这也是在胶着的市场中重新获得增长点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我们分析一下出行领域:据易观数据统计,滴滴市场份额达到85%左右,而Uber在中国耗费十几亿美元之后,依然只有10%出头的份额。如此对比我们似乎可以得知出行领域格局基本已定、也到了靠合并来寻求突破时机的结论。

但事实上,滴滴方面经过去年的经营,已经形成集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代驾等不同形态不同场景的出行模式,而Uber仍固守单一的出行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未来出行市场的边界正被滴滴不断拓宽,市场的容量不断放大,市场的分配权主要掌握在滴滴手中。随着滴滴业务线的拓展,出行市场显然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此外,市场空间相对较小的易到和神州专车下重注押宝B2C出行,采取较重的商业模式来对抗C2C出行。很显然,两者将筹码押在交通运输部等主管部门对出行市场的监管政策上,如果政策对C2C不利,易到和神州便有望获渔翁之利。当前,监管部门态度明显已倾向于“鼓励共享经济”。不过,只要政策靴子不落地,仍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纵观Uber在全球各地的遭遇,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碰到抵制随即退出市场,Uber自己也基本没有调整过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也让它始终没有摆脱政策敏感型企业的身份。假设未来政策有调整,Uber在中国的生存空间有可能被进一步压缩,其市场份额或被觊觎许久的易到和神州专车以及滴滴所瓜分,而滴滴通过产品矩阵以及汽车电商等企业,已经加大了其适应各种政策的能力,这是未来应对出行领域变局的重要筹码。

虽然认为监管部门对共享出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多加宽容并予以鼓励,但企业也一定要作好模式调整的准备,以此来适应政策的调整,Uber显然还不太具备此种基因。基于此,滴滴与Uber如果合并不慎,反而可能导致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在一个尚未完全饱和的行业,如果资金充裕,双方都希望通过资金及运营优势来不断拓展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市场经济中“所有企业都心向垄断”即是此原理的真实反映。但当企业出现经费不足,或者有资金缺口而无法融资时,合并、抱团取暖便是不错的选择。如今,滴滴和Uber果真到了此般境地了吗?

上个月,滴滴刚刚拿到蚂蚁金服、苹果、腾讯、中国人寿等在内的45亿美元融资,现金流正充裕。而Uber6月初也宣布获得一笔3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还计划首次通过杠杆贷款融资10亿至20亿美元。从中国市场占Uber海外1/3市场份额来看,Uber中国区不太可能过于缺钱。在Uber海外多地扩张出现障碍的背景下,中国日益成为其海外重要战场,现金流应该是可以保证的。

这也意味着,从资金角度看,滴滴和Uber应该都还没有到要为钱合并的境地。

既然不算太好的时机,自身层面也未见得有合并的必要,那么从产品角度考虑,双方是否有可能通过合并实现产品层面的强强联合,进而做大市场呢?

目前来看,Uber与滴滴的快车、专车模式过于雷同,模式和运营基本在同一纬度,双方合并之后要想出现市场份额的叠加式提升,显然是很难的。在模式趋同的背景下,线下司机和用户交叉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双方如果合并,乘客选用一家显然不会出现市场份额的叠加式增长。

众所周知,强者基本是合并后的主导者,这意味着如果合并,滴滴一定会成为资源整合者。从滴滴和快的合并案例来看,Uber品牌未来可能会被逐渐淡化。Uber作为共享经济的楷模,一直被寄予厚望,而在此时若被中国本土企业合并,这对身在美国的Uber管理层来说,无论从情感上还是未来全球化发展的商业逻辑上,恐怕都是无法接受的。

当然,Uber虽然对共享经济曾作出巨大贡献,但其经营思路的确略显僵化,即使在中国市场不断烧钱,也始终未能像在美国那样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如果Uber对这一现状不充分重视,不及时作出调整,那么未来或许就不仅仅是合并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游戏

更多

软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