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广发"暴力"英雄帖:800万年薪+股权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海)| 2016-11-21 15:50:36

体制困局与市场化的较量

传统金融领导高管们纷纷“出走”,被市场一度解读为与央企“限薪令”有关。其实并不尽然,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在新机构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的制度束缚,同时,新技术、新机构所带来的想象空间也极具诱惑力。

曾先后任职中信银行、进出口银行副行长的曹彤在接受上证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说,当时决定加入微众银行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对其颇有吸引力,而在传统金融机构,因为制度等问题很难有所突破。微众银行是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之一,同时又是典型的互联网银行运行模式,被外界寄予厚望。

“传统银行设立一个支行要求第一年就差不多要盈利,如果第二年还没盈利,支行长就得辞任,但互联网金融投入和盈利模式完全不一样。”曹彤说。不过曹彤在任职微众银行不足一年内,又因个中原因毅然离任,创办了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依然是依托互联网,打造互联网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

何止是银行,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等,也是不少传统保险机构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肺腑之言。随着今年以来保监部门对声誉风险的重视,一系列旨在加强保险机构高管追责、问责机制的监管举措正在酝酿。“保险公司的违法违规成本在逐步提高,而往往管理层就是第一责任人,一旦出了事儿,不仅职务没了,还很可能被列入行业黑名单。”谈及此,一位中资保险公司高管直叹气。

晋升通道狭窄,则是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少壮派”高管选择“出去看一看”的主因。“在国企,高管流失率相对较低,你要提职,主要靠论资排辈,但编制有限。如果没有职位空出来,你干得再好,有可能等到退休时,都没等来提拔机会。”在而立之年就已坐上老牌险企省级分公司“一把手”之位的某高管说,他不想听天由命,“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去走一走?”

无论是制度突破、升迁机制还是技术革命,新兴金融机构所释放出的市场化气息扑面而来。今年6月加入百度,任职副总裁、主管百度金融业务的张旭阳,正是嗅到了技术所带来的产业变革信号。他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直言,离开传统金融机构并不是因为传统金融机构僵化,而是觉得未来技术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百度会有很多技术优势。

“可能在传统金融机构我也被局限住了,到百度可以触发我的新灵感。”张旭阳举例说,银行理财产品通常会设立几个月的固定期限,但在百度,则在思考有没有可能通过背后的计算或数据处理能力为客户定义一个期限,38天、56天或者139天,再或者明年9月30号到期的产品。

金融业的“后黄金时代”

高管跨机构、跨行业的加速流动,监管者弃政从商的下海弄潮,折射出的正是我国金融业政策藩篱被渐次击破、牌照向社会资本放开、互联网金融一夜崛起的时代新动态,更是金融业从“黄金时代”向“后黄金时代”变迁的鲜活注脚。

以金融之首的银行为例,过去十多年,受益于高速增长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准入管制、利差锁定等政策环境,中国银行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十年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增长近5倍,利润飙升超过50倍,盈利水平远超其他行业。

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下行导致需求疲软、利率市场化挤压盈利空间、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银行变革等因素相互叠加,银行业不良贷款连续十多个季度攀升,利润增速持续下行。

银监会近期公布的2016年三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率环比上季末上升0.01个百分点至1.76%,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增加566亿元至14939亿元。同期,商业银行利润增速继续趋缓,前三季实现净利润13290亿元,同比增长仅有2.83%。

身处一线的银行高管们,更早感受到这丝丝寒意。一位商业银行副行长直言:“过去支撑银行高增长、低不良的有利因素几乎都在发生变化,这势必会对银行的经营环境带来全面挑战。”

相比银行业“黄金时代”的渐逝,保险业正处于保费、利润双丰收的鼎盛时期。但在耀眼的光环之下,保险业一直存在的同质化竞争、高度依赖利差、风险管理粗放等问题却被无意中掩盖,后遗症开始日渐显现。

与此同时,BAT的来势汹汹,也让传统保险公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过去的保险产品,因为无法获取动态的、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只能基于特定小概率事件的发生的累积概率来进行计算和产品开发,无法做到精准定价。如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可以丰富保险产品的涉及领域,并且可以直接革新保险产品的形态。在这方面,BAT显然具备天然优势。

在专家看来,金融业将从“黄金时代”步入“后黄金时代”,即拥抱“综合金融+”和“互联网+”的金融3.0时代。传统金融机构必然要由“重规模”、“重个别财务指标”向“重价值”、“重核心竞争力”转型,这是谋生存下的必然结果,更是求发展中的大势所趋。

“与狼共舞”还是水土不服

在这场无形的“高管争夺战”中,传统金融机构并未消极等待,为留住人才也在尽其所能谋求转型与创新;而对于不惜成本大肆挖角的新兴金融机构而言,如何让这些跨界高管在短时间内适应他们的“狼性文化”,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严峻挑战。

泰康人寿、中国平安、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老牌金融机构,近年来豪掷重金启动了管理层及骨干员工持股计划。随着混合制改革在金融业的推进,预计传统金融机构的股权激励计划也将渐次出炉。

从人力资源专家的角度来看,通过股权激励,高管、核心骨干与股东及公司的长期利益得以捆绑,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吸引精英人才,留住核心团队。

事实上,股权激励也是新兴金融机构挖角的利器。有望于近期正式开业的四川希望银行实际控制人之一的刘永好就曾公开表态称,希望银行给团队提供相较四川同业而言最好的待遇和激励。此前多个民营银行高层及其股东方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均表示,将会给予管理人员一定的股权激励,不过由于相关制度约束,仍待落地。

相对于诱人的股权激励,从传统金融机构跨界至新兴金融领域的这些高管们,眼下所面临的挑战更为紧迫。

一位前后任职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传统金融行业的企业文化通常较为严谨,更多的是授权、责任、流程,对风险避而远之,没有太多试错空间,以规模、市场份额为导向。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机构的企业文化则是将客户体验放在首位,敢于尝试与创新,更加具有狼性,谁能干谁就上。”

两种文化大相径庭。但也有不少很快适应并融入这种“狼性文化”的案例,张旭阳便是一例。在光大银行工作19年之久的张旭阳,是银行理财市场的领军人物之一。接近百度金融的知情人士对上证报记者称,张旭阳就任以后,百度金融在业务建设上方向更明确,产品创新上也非常有信心,而且在外部合作上,张旭阳也有很多专业资源,百度金融在业界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

当然也有“水土不服”的。在投身于新金融的传统金融机构高管中,有这样一批人在无法适应“狼性文化”或完成阶段性使命后选择再度转身。一家互联网金融机构掌门人直言:“没有历史积累的新兴金融领域的竞争极为惨烈,不进则退,公司亦然,个人亦然,很残酷也很现实。”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游戏

更多

软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