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需要多管齐下 目标保障“居者有其屋”
经济参考报| 2017-03-08 10:50:59

风控去“金融化”防“脱实向虚”

“现在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钱多进入金融业。”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在政协开幕后的第一次分组讨论上作出上述表述。他表示,70%的上市公司,利润主要不是来自主业,现在要谨防中国经济走上产业空心化道路。

对此,部分代表委员提出,金融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据央行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央行去年新增贷款12.65万亿,房地产贷款占44.8%,贷款余额总量106.6万亿,房地产占25.03%。根据李毅中在某些省份调研情况,工业占比只有17%到19%左右,甚至只有13%到14%。

“贷款余额中房地产远远高于工业,正是说明资金脱实向虚。”李毅中又用另一组数据印证这一现象:2015年5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6个月负增长。他提到,2015年4月份时,利润增长尚有300多亿,但是这其中90%以上是炒股、炒房、期货、基金收益。因此一旦股市低迷,企业利润就随之下降了,这实际上就是企业资金脱实向虚的后果。李毅中认为,企业资金不用于设备改造、技术更新,而是用于投机“挣快钱”,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做法,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失,不利于企业发展。

正因为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不能让房地产过度成为投机产品。房企融资渠道也被明显封锁,包括资管计划、发债融资、抵押销售等纷纷受到限制。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易纲就表示,央行会认真防控金融风险,且两次强调不能让有意无意产生风险的机构和主体占到便宜。而在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具体政策需等待,都会非常稳妥。

应对长短机制相辅相成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短期的行政手段可以抑制楼市短时间的过热投机,但难长期有效。这也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将从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两方面着手。

“房地产调控需要多管齐下,不可能‘一招制胜’。”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司长廖永林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提出的,北京近期也加快了土地供应的步伐,这些措施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涉及很多因素,如金融、财税等,涉及一系列制度改革,不能指望“一招制胜”。

但廖永林指出,强化供需双向调节,探索房地产多元供地机制,例如北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将第二产业用地腾出来,进一步调整用途,用作住宅或是第三产业,盘活存量后将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以北京为例,廖永林介绍,用地规模分总的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北京现在建设用地规模2921平方公里,“十三五”规划控制目标为2800平方公里,如果北京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均建设用地就能达到123平方米,而国际标准是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北京人均用地规模并不少。

除土地调控外,全国政协委员黄其森提议,要收紧房地产资金来源,“房地产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金融机构信贷发放融资;二是销售,销售相当一部分靠按揭贷款,如果这两头收紧了,肯定会对整个市场有影响。”

房产税的开征也是要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认为,建立房产税征管机制的关键在于摸清房产信息。“如何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住房信息实现有效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摸清房产所有人信息,是征管机制需要面临的严峻课题。”

全国政协委员、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认为,应建立长期的限价机制。“房地产调控最核心的是限价。”许家印说,建立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首先应建立一个长期限价机制。现阶段地方调控限价、限购、限贷措施中,对房企最行之有效的就是限价,但限价期限需延长。因为在短期限价的背景下,房企认为短时间后限价将会取消,进而大量拿地推升拿地价格,随后推涨房价,但如果限价期限为十年或二十年,房企对价格预期会明确改变,便不会选择高价拿地。

此外,许家印表示,应进一步加强关于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格认定,包括规划、设计、配套、园林、设备,开发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管理等。 (原标题:房地产调控需要多管齐下 2017保障成房地产发展重点)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游戏

更多

软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