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宣布将进行中考改革 “综合素质”如何评价?
中国青年报| 2018-03-23 14:47:53

“综合素质”如何评价?

长期以来,“唯分数论”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顽疾,也在长期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杨振峰表示,上海此轮中考改革还肩负一个重要使命,通过改变考试办法,来改变教育界长期存在的扼杀学生创造力的难题,“决定孩子未来人生轨迹的是什么?不是分数、不是考试,而是他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遇到事情可以自己分析解决的本领。”

据悉,“综合素质评价”在此轮中考改革中占据重要位置。上海中考改革方案中的“综合素质”更强调让学生认识社会、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尤其是参与社会考察、探究学习和职业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其中,社会考察要求学生定期外出考察,可以考察企业、街道、居民区,甚至可以考察某个家庭的生活变化;探究学习要求学生进行综合性、主题式、项目化的学习,进行小课题研究;职业体验则要求学生定期体验一些职业,帮助他们初步打算“未来想做什么”。

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要应付“新中考”,靠“刷题”是不行的,“学生要具备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思维能力的养成,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这次改革对现有初中师资的能力也提出新要求:未来,初中教师要具备充足的本体知识能力、命题能力、实验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和不断学习创新学科的能力等。

张人利说,虽然看上去“新中考”的计分科目有所增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提高了,但这不一定会增加学习负担,“如果刷题,就算只学语数外,负担也一样很重;现在不刷题,从能力条线发展,未必负担会更重”。

“公办”“民办”如何分配名额?

中考招生方面,家长最为关心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录取方式等情况,也在此轮中考改革中有了变化。

记者注意到,改革后,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拿出约15%的名额进行自主招生,50%~65%的招生计划通过名额分配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的七成将分配给“不挑生源”的初中,另外三成将分配给“挑生源”的初中。

上海的初中有民办和公办两种性质,民办学校可以通过“面谈”方式挑选生源录取,公办学校则必须按照“就近入学”原则招收对口社区的生源。长期以来,因这种招生方式的存在,导致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出现“民强公弱”的现象。这也间接增加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他们不得不在家长的敦促下进行课外补习,以增加被民办初中选中的机会。

相关专家认为,本轮中考改革在招生名额分配方面采取了更加科学的分配方式。中考指挥棒一变,将有可能在未来促进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更加均衡发展。一方面,民办学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挑生源”;另一方面,公办学校的办学动力被调动起来,他们的学生将有更大机会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是上海浦东一所知名民办校,校长万炜告诉记者,在前期政策制定讨论过程中,民办学校的校长们对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多持理解态度。

“民办校和公办校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两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通过新中考改革的实施,促进家长和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初中。公办校和民办校机会均等。”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游戏

更多

软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