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容易还钱难 诈骗瞄上“校园贷”
法制日报| 2017-05-20 10:10:15

最近两天,关于“校园贷”的最大新闻是,“正规军”将进入这一市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相继推出校园金融贷款产品。

对于国有大行的进入,不少人认为将成为“校园贷”的拐点。然而,一直以来受“裸条”“高利贷”等影响,“校园贷”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近日,《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吉林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了解他们眼中的“校园贷”。

借钱容易还钱难

“急速30分钟放款”“无抵押,无担保,借款模式更灵活”“三步到账,比你想象的简单”……

记者在手机上搜索“校园贷”,瞬间出现数十款App程序。记者下载了一款“校园贷”App,按照程序要求进行了注册,很快获得了账户名和登录密码。登录成功后,在主界面上展示着很多贷款方式,记者随意选择了其中一款,贷款3000元,系统自动分成20期还款,第1期本金加利息还款243元,第2期还款235.5元……第20期还款154.65元,累计还款3960.91元。也就是说,此次贷款要多拿出960余元作为利息。

接下来的借款程序相对比较容易,绑定银行卡后,通过人脸识别验证、预留亲属的手机号码等程序,不到20分钟,记者就可以完成贷款操作。

“我现在每月还在还款呢,只因为相中了个手机,不敢跟家人要钱,就私自贷款了,现在感觉压力挺大的。”小王是长春市某高校大二的学生,3个月前,他向某贷款平台借款2000元,购买了一部近3000元的手机,如今每月虽然还款不到300元,但都是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

“这事虽然家里人不知道,但也给了我一个教训。以后我要控制好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消费。”小王说,最痛苦的日子就是每月中旬还款之前,有时候实在拿不出钱,还得向同学伸手借钱。

“‘校园贷’的事情新闻报了很多,也挺吓人的,好在我身边的同学没有参与的,我们对自己的消费欲控制得比较好。”28岁的小陆是长春市某高校的在读研究生,她告诉记者,自己家庭条件一般,每月家里提供的生活费虽不是很充裕,但通过自己做兼职,因此每月的花销还算充盈。

“好手机、好衣服我也想要啊,但想想自己实际情况,不敢向贷款伸手,以后也绝对不会跟贷款平台有任何关系。”小陆说起“校园贷”直摇头,她表示,可能是学校相对较好,身边的同学个人素质及消费欲控制较好,没听说身边的人向“校园贷”借款。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游戏

更多

软件

更多